首页  新闻中心  智电科技  智能手机  智慧电视  智慧家电  数码科技  智能家居  智能母婴  专题  评测中心  专题即时报道  移动端 

裸奔or遛鸟 手机APP这个“坑”该怎么填?

来源:智电网【原创】   作者:乐忠   发布时间:2017-12-20 08:38:31

有人说,当你看到一个男人在街上裸奔的时候,那不是裸奔,而是在遛鸟。

但是,对于经常手机上网的人来说,如果说他正在裸奔,或者说正在遛鸟,你信吗?

裸奔or遛鸟   手机APP这个“坑”该怎么填?

实际上,不管你是否相信,一些手机APP所带来的个人隐私泄露已经真实发生了,手机上网几乎等同于“裸奔”,这对任何手机用户来说,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从现实来看,在各种各样手机APP的作用下,每个手机用户几乎成了“透明人”:用户的消费记录会被购物APP分析,出行住宿被旅行APP掌握,行车线路也被导航APP知道得一清二楚,试想,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其后果会不会是不堪设想?这些手机APP,是不是变成一个个让人防不胜防的“坑”?

这些“坑”的存在,已经成为悬在手机用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有掉下来的危险。

手机APP让用户成为“透明人”  裸奔者越来越多

目前,手机APP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化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是各种APP在为手机用户提供上网便利的同时,也让手机用户成为了“透明人”——人们在享受数字化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已经越来越少。

近日媒体报道,北京市民李女士莫名其妙收到借贷宝APP发来的催收短信,称其朋友贷款,短信中不但公布了其朋友的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还带有大量恐吓咒骂字眼。发短信的人自称是“借款公司的”,称借款人在借贷宝借钱时由李女士担保,并咒骂称如果借款人不还款,李女士及家人将遭遇厄运。

据了解,这名借款人确实在借贷宝平台上的机构借了钱,但他并没有将李女士填为担保人,而是“手机软件会调取通讯录,向有过通话记录的联系人催收短信。”

可见,借贷宝APP已经侵犯了用户的隐私,给当事人及其朋友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这些恶意APP的存在,无疑给广大手机用户敲响了警钟。

9

事实上,侵犯用户隐私的恶意APP还有很多。7月19日,腾讯和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2017年一季度)》显示,除了微信、QQ、微博、百度贴吧、飞信等软件属于隐私安全白名单以外,还有10款APP软件属于隐私安全灰名单,分别是号簿助手、微桌面、Hola桌面、追书神器、4399游戏盒、微锁屏、粉粉日记、爱阅读、雷霆战机、KingRoot。这些软件存在恶意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的情况。

事实上,形形色色恶意APP大行其道的原因,关键在于利益驱动。业内人士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越多,越有精准营销的优势,就意味着更多的商机。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获取数据,就要收集大量用户信息,因此对恶意APP“情有独钟”。另外,有些恶意APP内置恶意扣费代码,可以给开发者赚取直接的现金流收入,在利益的诱惑之下,一些企业将恶意APP作为生财之道,大力推广。与此同时,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权益受到侵害,这也是恶意APP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

   目前来看,手机APP造成的隐私泄露不仅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而且已经成为引发各种网络欺诈等诈骗案的源头。8月29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中国手机网络安全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手机用户最常遇到的手机安全软件问题中,支付陷阱比例占88.3%,第二位是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占比75.9%,电话短信骚扰占比62.8%,排名第三。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诈骗电话量已经翻倍,诈骗电话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诈骗短信已经占到整体的5%,通讯网络诈骗趋势越来越明显。因信息泄露等手机安全漏洞,导致今年第二季度人均损失金额翻倍,高达17582元。其中,安卓平台用户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攻击对象。”

可见,个人信息泄露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源头。由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不到位,导致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也在上涨。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各种手机APP的治理整顿,维护手机用户的上网安全,将形形色色窃取用户隐私的APP软件彻底清除,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坚持双管齐下  堵塞技术漏洞

在手机APP已经成为隐私泄露“重灾区”的同时,究竟该怎么样克服这一漏洞,保障广大用户的权益不受侵犯呢?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双管齐下,需要利用技术和法律两种手段来进行“填坑”。

   47

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当利用法律手段对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将侵犯个人隐私的APP企业绳之以法,加大其违法成本,让其把技术用在正道,而不是歪门邪道上;另一方面,利用技术进步来堵塞现有技术的漏洞,将一些恶意APP拦截在门外。通过采用技术进步与法律约束双管齐下的手段,来确保用户的个人隐私万无一失。

从法律层面来说,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还在制定之中。目前针对信息泄露问题世界上已有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或《隐私法》用来保护个人信息,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表示,从长远来看,个人信息保护不足对公民个人权益、互联网及信息行业发展和我国参与国际竞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利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约束,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惩罚,以此来确保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受侵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从技术层面来说,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需要有关部门作出更加权威的分析、评估和研判,在技术层面不断予以完善。保护手机用户的隐私,是有关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应遵循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及指南,运用技术手段增强产品的安全性,切实做到保护用户隐私和保障数据安全。

写在最后:

一些恶意APP的存在,让手机上网几乎等同于“裸奔”,这对任何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件触目惊心的事情。对此,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约束,已经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厂商与制造商、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应用开发企业等渠道加强合作,确保各平台及管道是安全的,从源头去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无疑也是一项很有针对性的措施。

netease本文来源:智电网责任编辑:乐忠 
文章由智电网整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小伙伴们:

引领智能化科技领域专属性媒体,从不跟随别人,只求突破自己—搜索服务号“智电网”或订阅号“智电小赤佬”关注智电网微信,新鲜酷炫科技资讯即时掌握。

关键字:手机APP手机APP泄漏隐私

精彩图集 
热门图文 
专题报道 
2019中国AIoT智能终端峰会--暨2019中国智能家电家居产业论坛
2019神舟精盾X55 十代酷睿新品发布会
心·无界 2018TCL冰箱洗衣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
昆山神舟电脑大厦启用揭幕仪式暨精盾高端笔记本新品发布会
诚信315消费者权益日
热点推荐